时间:2022-12-30 19:23:1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新能源车基金哪个好「新能源基金选哪个」,关于新能源车基金哪个好「新能源基金选哪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基金行业有两大事件比较出圈。
首先是7月29日中基协公布的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名单(2021年度),其中汇添富基金公司获得三年海外投资明星基金公司奖,信达澳亚基金公司荣获明星基金公司成长奖,而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基金获得了十年持续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明星基金奖,信澳新能源产业基金获得了五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奖,可以说这些基金公司和基金都是业界当红炸子鸡了。
其次8月8日晚间,一则疑似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因违规参与场外期权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的传闻开始不胫而走,并持续发酵。根据网传消息,此事件涉及基金经理300余名,被业界人士称,如若属实,则是公募基金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虽然有知情人士透露此事传闻不实,但也让利用“场外期权”这种疑似基金界“新型老鼠仓”的高明手段处在了漩涡之中,不过真实与否还得持续观察。
所以在甄选基金以及基金经理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睛!
基金经理对基金收益水平的高低起到决定作用,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逻辑至关重要。
本系列则将对国内重要的几位基金经理投资体系和逻辑做比较全面的盘点,帮助大家了解选择。本期从近期热门的新能源行业出发,盘点的几位基金经理,他们均在新能源行业中或专注研究、或在管基金规模较大,分别是汇添富基金过蓓蓓、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汇丰晋信基金陆彬、东方基金李瑞。
新能源行业在今年可谓是风头无两。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止8月11日权益型基金(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下同)今年以来收益率TOP20的基金中投资主题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基金有13只,收益率超过10%的46只权益型基金中共有32只为相关主题基金,可以说如果今年选对了新能源赛道,那么必能赚的盆满钵满!
选对赛道是一方面,选对基金经理又是另一方面!那么在新能源主题基金中哪些基金经理才是最好的选择呢?哪些经理能给我们带来长期稳定且超额的收益呢?本期的盘点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相似却不同
本次所盘点的5位基金经理在新能源领域或是新秀,或是老将,在前文中的第17届中基协的明星奖中也颇有斩获,而且对该领域都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对后市也有着专业的看法。
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陆彬2019年中旬才上任“汇丰晋信低碳先锋”、“汇丰晋信智造先锋”两支产品的基金经理,并且前五大行业持股集中度超过90%,重仓的股票均是新能源上游、光伏、锂电子电池材料、半导体、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领域,所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爆发,两只产品的净值也是直线上升。其中“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在2020年以134.41%的回报拿下年度股票型基金冠军,“汇丰晋信智造先锋”在当年也取得了128.65%的高额收益,陆彬也被人称为新能源一哥。
此外在汇丰晋信中,陆彬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虽然投资年限仅3.23年,刚达到国内基金经理投资平均年限,但目前陆彬在管基金规模已达339亿元(主要是由于基金净值的增长,且全部都在10%以上),而汇丰晋信公司旗下非货币资产规模453.86亿元,他一个人就占了74.7%的份额!较上期盘点的范研占比还要高。
要说这5位基金经理中谁的风头最盛,那绝对是信达澳亚的冯明远了。2014年入行,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研究员到投资总监的跨越,取代谢治宇成为最年轻的80后总监!手握金牛奖、明星奖累计7次!他的成名作信澳新能源基金任职总回报已超过350%,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由于专业是计算机,所以对科技行业情有独钟,也有着“科技猎头”的称号,除此之外在投资生涯中仅有10个月的时间持仓过小盘价值且占比不超过30%,其余时间都在挖掘成长题材,所以又被冠以“成长一哥”的外号。在投资风格上,不“喝酒”、不“吃药”,却能在一众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其择股能力可见一斑。
相较于前两位经理,东方基金的李瑞是真正的科班出身,毕业于人大汉青研究院金融学硕士,虽然在管基金数量最少,但是总规模却突破了200亿元,自2011年起,便一直沉浸在新能源车行业的研究与投资中,所以李瑞也是新能源赛道的老司机。其管理的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近3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共860只同类型基金),自2018年6月21日基金转型以来,基金规模也从几千万增长至百亿元以上。
5位基金经理中投资经理年限最短的就要数前海开源基金的崔宸龙了,只有2年多一点,但是实力毫不逊色。在出道仅530天、公募投研经历合计不到4年半的时候,就拿下了公募基金年度冠军——在管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以119.42%的业绩获得2021年公募基金股混双料冠军,而在2021年年初他的基金还亏损15%,排名倒数,实现了逆转。崔宸龙学生时代主攻材料学方向,课题研究涵盖新材料、电化学、锂电池等方向,或许为他在新能源板块中获取超额收益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不同于其他基金经理,2020年7月他才开始独自管理基金,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加仓新能源,“公用事业”主题基金变成了伪“新能源主题”基金,虽然存在诸多争议,但事实就是他赌对了!2020年Q3不到10亿元的规模在2021年Q2翻了4倍,2021年Q3翻了5倍,2021年Q4翻了1.75倍!实现了别人几年的规模跨越,可以说是一只新能源领域锋利的“矛”了。
相较于前几位基金经理,汇添富基金的过蓓蓓经理仅投资经理年限就超过了7年,从业年限更是超过了11年,而且掌管的基金规模超过450亿元,可以说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了。过蓓蓓经理作为中科大金融工程博士,一直都在金融工程部、量化投资部等部门任职,可以说较好的契合了她的专业和经历。目前在汇添富基金旗下有着79只被动指数股票型基金,而过蓓蓓经理一人就管理着17只该类型基金!近5年以及任职以来的回报分别排名2/175、1/142,年化回报超过20%,可以说真正实现了“让投资者通过简单便捷的指数化投资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目标。
从管理规模来看,5位基金经理在2021年Q1之后基金规模均出现了较大的增长,由于除过蓓蓓之外其余4位基金经理均重仓新能源,对比中证新能源指数(000941.CSI)在2021年Q1之后的表现来看,各位经理基金管理规模的提升多是来自于当时新能源行业的爆发,显示了5位经理对行业后市发展预估准确性的高水平能力。
虽然其中有一两位经理没有仅专注于新能源产业链基金,但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大家都有着各自的代表作甚至是明星奖获奖基金,且规模在各自在管基金规模占比中都不小,经测算平均占比在50%以上。
二
相似却不同的投资逻辑
五位基金经理有着较强的区分度。比如“不要面子”的陆彬,虽然关注新能源,但是从不给自己贴任何标签,像水一样风格随意变化;再如虽然大家都注重基本面和估值的研究,但各有不同,冯明远坚持科学严谨的自下而上、崔宸龙无绝对定义的估值、李瑞偏好从中观入手等等。我们下文做详细分析。
(一)拥抱新能源,“上”“下”一心选标的
基金规模和仓位布局的变化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落在重仓行业和重仓股上,所以首先如何确定行业至关重要,由于这5位基金经理均在新能源板块上有所作为,所以在重仓行业上大家基本一致,不过对于当初为何选择了新能源,各位基金经理却有所不同。
2019年3月,国内公布了对新能源车补贴减半的政策。随后新能源指数应声下跌,交易量也急剧萎缩,资金出逃、市场恐慌,直到一年后市场才恢复元气。
所以当时大部分人对新能源的发展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而且2022年开年新能源急跌5%,情况不利,但是有两位基金经理不同。首先陆彬不一样,2019年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其实从2012年入行开始,他的研究领域从周期扩展至中游制造,可以说覆盖了新能源产业的一整个生命周期;其次另一位基金经理李瑞在2022年首周新能源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则是准备“大干一场”,因为他同样有着丰富且深入的新能源相关产业链研究功底,在他看来,新能源车属于既具备中长期产业趋势又具备短期爆发的行业,而能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行业是很难得的。这两位经理凭借着自身对新能源产业的认识,市场的不看好和下跌反而给了他们表演的舞台!
同陆彬、李瑞不同,冯明远和崔宸龙并没有对新能源进行过这么久的研究积淀,这两位经理都是由于学术生涯而对新能源情有独钟。冯明远2016年才接手信达澳亚新能源产业基金,因为所学专业是计算机所以更加关注的是新能源中偏向科技、高端制造的行业和股票。相较而言,崔宸龙出道最晚,2020年Q3才接手人生中的第一只公募基金,而且是以全仓的姿态“押注”新能源赛道,被问及为何会有如此冒险的举动时,一则是他学生时代就研究过相关领域,二则是他对新能源有着强烈的信心,热烈夸赞“新能源产业是持续十年以上的战略性机会”、“新能源热潮一定是一次全新的能源革命,相信可以媲美之前的工业革命”,所以才重仓押注这个赛道。
选择了行业和赛道,那么其次就是对个股的选择了。各位经理也是各有各的打法,但是基本面和估值是所有基金经理共有的关注点。
从选股逻辑来看。
陆彬很简单,就是“估值低 基本面好”,而冯明远是典型的价值投资理念执行者,严格遵守自下而上的选股框架,崔宸龙和李瑞则是先从中上层择行,再结合底层逻辑挑选个股。
陆彬从来都不是“xx型基金经理”的标签所有者,他的标签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客户赚钱型经理”,风格看上去也很杂,“成长”、“价值”、“中小盘”他都有涉猎,只要符合市场的风格,他就去介入,甚至为了研究新能源,亲自去买了一辆特斯拉!
而冯明远不同,标签就比较明显了——价值投资者、自下而上,在科技领域内也可能是唯一一位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他严格遵守传统公司基本面分析框架进行企业分析,比如三张表,公司治理,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各种分析模型等等,在此基础上运用价值投资的方法,挖掘质地优秀、估值合理的个股,赚取的是公司基本面成长带来的收益,而非市场短期波动的价差。
崔宸龙给人感觉看上去是一位自下而上的经理,其实因为他早就选择了景气度更高的新能源行业,从宏观上已经有了选择,然后才会结合企业的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来选择重仓股。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崔宸龙其实是自上而下择行择股的。
相较于陆彬的无标签、冯明远非常直接的自下而上策略,李瑞更注重产业趋势,也就是从中观行业入手,明确产业在中长期内的发展趋势,具体包括产业思维、周期思维、边际思维,分别对产业的变化、所处的周期、影响二级市场股价走动的细微变化,同时短期内结合产业景气度。
在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上。
陆彬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选择基本面好的,而是剔除基本面差的,然后在剩余的行业股票池内根据发展情况调整配置比例。
冯明远的选股逻辑决定了他必须通过大量的分析调研找到估值合理、品质优秀的公司,调研内容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治理情况、行业情况等方面,而近5年冯明远累计调研次数147次,2021年年内调研超过40次,故而获得了“调研狂魔”的美名。
和冯明远一样,崔宸龙在开始自己的投资生涯之前也是一位专注研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所以他对公司的基本面研究更注重这家公司所具备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能否持续领先,同时关注个股和行业发展的空间。
而李瑞会在中观判断的基础上综合成长性、确定性、持续性、高质量选择个股,这就需要标的具备好生意、好商业模式、好团队三大特征。
在个股估值方面。
冯明远强调“估值的合理性”,而崔宸龙对于新能源行业的估值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估值都是人为设定的指标,高的标准是没有定义的,因为陆彬本质上还是更倾向于左侧布局,潜伏买入,所以寻找估值低的个股思路就很好理解,这也体现在陆彬的持仓上,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在配置的时候也不去过多关注行业龙头,他觉得行业龙头的估值溢价太高,排名相对靠后的几名同样会分享行业的成长红利,关注度比较差,估值也相对合理。
虽然过蓓蓓掌管超过180亿的新能源被动指数基金,但是在选择赛道的时候,她依然强调要根据基本面和资金面(流动性)来做出判断。可能短期内会有美国加息、地缘冲突等,但是随着这些事件的风险的边际减弱、缓和直至消除,那么市场上的投资逻辑必定会回到基本面。除此之外,估值也会随着恐慌的情绪性、非理性的因素减弱后回调,在这样的前提下,板块的成长性、投资的性价比将会成为新的关注点。
(二)高仓位运作,有坚持,也有轮动
从股票仓位来看。5位基金经理近三年来均是较高仓位运作,其中李瑞和过蓓蓓比较低,分别是71.97%和76.44%,其余3位经理的仓位都在85%以上。李瑞在2019年和2020年经历了较大的持仓风格和资产配置调整,所以在仓位布局上较其他几位经理波动幅度较大,不过在最近两年风格、资产确定性和稳定性均有所增强,在仓位变化上也比较平稳。
在择时方面。
陆彬并不是一个买入并“躺平”的经理,而是会选择做资产轮动,更侧重于主动管理,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去改变自己来适应市场变化。包括大类资产、资产内的行业、行业内的个股,都会出于性价比而做出改变。所以投资风格多变,2019年曾出现过“价值 周期 成长”的持仓布局,去年呈现“成长 周期”,而在今年“成长”完全占据主流,对于看好的行业也敢重仓下手,比如2019年年初由于军改,国防军工出现了从题材转变为价值的拐点,而陆彬则在上半年大举买入,持仓一度超过40%。
冯明远则一方面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因为长期深耕TMT板块,所以对该板块的配置比例长期维持在80%以上,尤其是其中的电子行业,配置大部分时间也在50%左右,也不会去跟风,比如没有在2017-2018年配置大消费、也没有去追2020年兴起的白马股等等。
在换手率上。一般而言新能源基金换仓非常快,经常在一个季度就换了十大持仓。冯明远就比较典型,在2016年平均换手率高达600%以上,最近几年也处在2-3倍之间,其余几位基金经理则比较低,比如陆彬由之前的4-5倍降到目前的2倍甚至1倍,崔宸龙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换手率最高250%左右,近4年有一半的时间换手率在100%以下。
持仓特点上。大家虽然都是高仓位运作,但是细节部分却有自己的考量。
冯明远的持仓极度分散,均衡型基金经理一般不超过50只股票,而冯明远2021年信澳新能源基金则是超过650只!超过同期其余几位基金经理持股数量的总和。冯明远前十大重仓股比例一直维持在30%以下,而2022年Q2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了16%,其余几位经理中陆彬为48%,李瑞为52%,崔宸龙为50%。在仓位上,冯明远一向是高仓位运作,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经常在90%以上,仅在2018年的时候略低于90%(达到了88.85%),极度分散外加高仓位运作,这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使得冯明远在牛市收益更高,在熊市回撤更小!
李瑞的持仓秉持着更优质、变化更大、供需关系更好的特征。具体说来,好公司是持仓组合的基石;公司在技术、管理、产品、成本等方面的变化将是公司业绩好坏的前提,最好是多重变化形成向上、向好的同频共振;供需关系好意味着在行业面临供需缺口拐点或缺口扩大的情形下产品有着更大的价格弹性。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把握并结合行业变化对持仓情况进行调整,在变化中寻找阿尔法,获取超额收益。
崔宸龙瞄准的一直都是新能源,而且前文说过他的换手率很低,因此不做短期博弈性质的操作,即便有些标的短期受损,但是长期发展不受影响,那么当前或许是布局投资的好时点,所以重仓股也基本没变过,对于看好的股票也敢于重仓持有。从个股来看2021年Q1东方日升的跌幅超过了40%,但是崔宸龙一直坚持持有,在四季度的涨幅超过60%,而当时新能源板块经历了阶段性回调,崔宸龙的基金都有超过20%的回撤,但是他也并没有大幅调仓,对于看好的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均接近8%的仓位持有,从调研方向来看,2021年到2022年的8次公开调研均落在锂电池、锂、电力设备等行业内,也基本在前期重仓的领域内,所以崔宸龙关注的点一直都未改变。
过蓓蓓在择时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操作,因为是被动型基金,需要复制跟踪比较基准,所以仅会根据基准指数的变动而变动,但会采取细微的调仓动作降低跟踪基准指数的误差,整体看换手率也不高,在持重仓股的报告期数都接近连续10期左右。但是在持仓个股的比例上会稍作调整,比如针对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2021年Q2的时候,新能车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两只股票分别大涨52%和66%,过蓓蓓也相应的将持仓分别扩大了61%和22%,而在2022年Q1新能车大幅回调的时候,过蓓蓓也相应的调整了重仓股比例。不过正因为看好新能车后市的发展,所以调仓幅度并不大,从后视镜角度看,这一步并没有踏错。
(三)正视能力,持续进步,对得起信任
在规模把控上,陆彬也保持了相对的克制,其管理的各只基金规模基本都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他觉得虽然管理基金规模的天花板是不断尝试出来的,但是如果他还没有做好接受更大规模资金的时候,就会拒绝。比如智造先锋与核心成长两只基金,在2020年年末和2021年年中就开始限购,刻意限制了基金规模。
在对投后管理上,李瑞觉得既然持有别人的钱,那么就应定期重新审视持仓,避免先入为主,避免线性思维,保持客观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必要时候进行纠偏,要对得起基民的信任。
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提到了要持续学习,保持专注。李瑞觉得投资是不断积累和进化的过程,是一场修行,要在正确的路上等待和坚守,在保持好奇心的前提下无时无刻不学习。崔宸龙总结的是“慢就是快”,投资没有捷径可走,科研和投研都是属于无止境的事业,持续的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李瑞更是如此,在从业之前他就读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籍,从价值投资理论到“蜡烛图”,不管什么类型、何种流派,他都照单全收,通过学习他觉得不仅积累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性格上的沉淀也有很大作用。
三
后市的展望与选择
谈及对新能源行业的后市发展,各位经理有看好,也有分化。
李瑞从产业角度认为新能源车产品是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集大成者,该行业的成长性、确定性、持续性都非常强,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从生命周期来看行业的发展驱动力从政策到产品的切换基本完成,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后续会进入非线性加速的阶段,而智能汽车可能会是第二个投资曲线。
陆彬在业内一直是以敢说敢做闻名。他认为今年新能源行业的持续性会比较强,一方面国内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基本都在A股,所以不管是成长性、行业空间还是产业趋势都非常清晰,从基本面看,这是3至5年的产业投资机会。
崔宸龙也表达了自己对2022年的看法,认为新能源具备中长期投资机会,当前依然处于山脚的位置,而且一直看好新能源中三个细分方向:一是光伏,作为新能源生产端最典型的新技术的代表;二是储能,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三是绿电运营商,经营模式非常稳定,空间无比巨大,处于初期阶段。
冯明远虽然强调他会继续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主要赛道耕耘,但是其旗下另一只基金信澳精华配置基金二季度却普遍聚焦白酒、食品等大众消费品板块,一季度时的宁德时代、恒玄科技、扬杰科技、闻泰科技、圣邦股份、敏芯股份等已淡出重仓股序列,可见二季度内该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已经悄悄发生改变。
过蓓蓓认为虽然从成长性来说,当前市场上成长性预期最高的为新能源汽车,分析师预期的2022年行业净利润增速,新能源汽车也是最高的,达到60%左右,所以今年新能源车大概率还会上涨,但经过两年的上涨,波动性可能会增加。对于很多投资者,如果想要去加仓新能源板块,最好在市场回调的时候去加,不追涨,这是该行业今年最大的特征。
不同的基金经理有着自己的投资逻辑和想法,也会有不利于自身前进的因素出现。陆彬虽然灵活不拘一格,但是一方面做资产轮动会涉及到自身不擅长的领域,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规模的急速扩张对自身的业绩可能会带来不小的考验,这点在陆彬和崔宸龙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2021年以及2022年至今崔宸龙的收益变化最明显,收益由超过110%跌至-15%左右,和其他几位经理相比也是从一个极端变成了另一个极端,而且崔宸龙极致的押注新能源,风险并未很好地平衡,一旦新能源行业有些许利空,那么收益波动甚至下滑都是有可能的!而由于陆彬的策略比较灵活,今年的战绩比崔宸龙要好不少,也更稳定。
除了过蓓蓓经理,本次所选的几位经理有一个共同的短板就是从业时间(指担任基金经理)较短,崔宸龙仅有2年,冯明远最久也才5年多。而评判一位基金经理的优劣,有多位经验丰富的经理已做出回答——至少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牛熊市也即7年左右,虽然国内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多数在3-4年,但是我们所希望的是自己所买的基金长期也能保持较好的收益,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有历经牛熊考验才能看出一位基金经理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才能试验出是“实力”还是“运气”。
在这样的前提下,能给基民带来稳定的收益才是最优解,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根据一些维度来看看哪位经理值得我们去付出、去陪伴。
首先,从业时间越久,基金经理所积累的经验也就越多,在这个维度上冯明远和李瑞明显胜出;其次,前文也提到过,基金的规模会对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风格转化、个股持仓调整等都会形成掣肘,在保持增长稳定性的同时尽量选择规模适当的基金,从这个维度来看陆彬和李瑞占优;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过多会对经理的精力造成一定的分散,对某只基金的关注度可能也不会太多,冯明远和陆彬在管基金数量较多,而李瑞仅有两只,且仅关注新能源汽车一个主题,在重视程度上更有保障,而且冯明远每年调研次数相当多,这种高强度调研方式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所以,通过以上多个维度的分析,表现优异的冯明远或许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的李瑞会不会有可能是你的菜呢?不过如果各位想获得防守性更强的收益,或者收获起码不会跑输新能源方面基准指数的收益,还可以考虑一下过蓓蓓经理的被动指数型基金,稳定之余收获也不错。
以上就是在新能源行业中几位特色鲜明、在履历和业绩方面都不错的基金经理,希望对大家在选择方面有所帮助。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雒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30 19:23:04
2022-12-30 18:35:06
2022-12-30 17:59:14
2022-12-30 17:11:10
2022-12-30 16:47:32
2022-12-30 16:47:0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30 18:35:11
2022-12-30 18:29:07
2022-12-30 17:59:05
2022-12-30 17:53:05
2022-12-30 17:11:14
2022-12-30 17:0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