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松山湖科学城在哪里「松山湖科学城最新消息」

时间:2022-12-27 18:23:1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松山湖科学城在哪里「松山湖科学城最新消息」,关于松山湖科学城在哪里「松山湖科学城最新消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加速向松山湖聚集,大量年轻人把松山湖当做精彩人生的起跑点,无数个科技梦、创业梦在这里拔节生长,松山湖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梦工场”。

科技创新的“种子”,何以在松山湖健康“发芽”?近日,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大学生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大装置、大平台、大企业,与园区科研人员、创业者进行对话,深入感受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希望在松山湖青年人才的故事中,探索出真正的答案。

松山湖科学城内,我国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正坐落于此。大科学装置内,“80后”的唐彬正与同事讨论着研究方向,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探测器及数据获取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唐彬来莞已有近十年时间。如今,唐彬已在东莞定居,工作中唐彬是专业的女性科研者,生活中唐彬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频繁穿梭于东莞与香港,(曾)是“90后”青年创业家张笛的生活常态。2020年,张笛带着团队入驻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并成立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本末科技”)。如今,本末科技研发的首款运用直驱电机的双轮足机器人——刑天已如期面世,开启了机器人(直驱)关节形态领域的新时代。

21年间,松山湖从一片郊荒之地,到如今的科技新城,正是一批批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才,他们奔走于科技、技术、产业一线,用流淌的汗水和智慧的脑力,为松山湖腾飞注入了“青春力量”。许多青年人才虽然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东莞松山湖找到了人生的全新方向,由此开拓了一番新天地。

“80后”科研人员唐彬

亲身感受松山湖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搞纯科研还是干工程?”“留在北上广还是来到松山湖开拓新领域?”2010年,刚刚毕业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唐彬,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

衡量再三,她选择了来到松山湖。 “在项目建成以前,国内中子源上所用的中子探测器几乎都是进口的,核心技术和相关的实验运行保障都受制于人。”唐彬表示,当时,她与同事抱着“探测器国产化”的共同理想,一同组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探测器及数据获取团队,并全身心投入到散裂中子源的工程项目建设中。

唐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室就是科研人员的利器,没有完备的实验室作后盾,科学研究就难以取得突破和进展。尤其在工程建设中,自主国产化的探测器要实现一年百台以上的产量,更是离不开专门用于工艺研究、批量制作和专业检测的大型实验室”唐彬表示,回顾近十年来的工作,她感慨随着松山湖的发展,他们团队和国内高校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松山湖作为一张有效名片,为联合实验室的顺利建设铺平了道路。

2011年,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工程破土动工。奠基仪式上,唐彬和同事们在这片黄泥土地上留下了一张稍显青涩的合影。此后几年间,所有与项目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边24小时轮班无休地赶工程进度,一边抢时间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2018年,中国散裂中子源以一种震惊国内外的速度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成为我国首台、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建成的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

“很多人一听从北京来东莞都不太愿意,但是只有来到东莞以后才能真正理解这座城市,我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科研工作和科研工作者的热情、真诚和重视。”唐彬表示,近年来,松山湖科研环境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园区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为完备的人才配套环境,一系列人才补贴政策的出台,为科研人员投身工作扫除了后顾之忧。

“最早考虑留在北京的时候,我可能顶多在北京五环以外买一套房子,想象每天要耗费将近四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就要崩溃。相对而言,松山湖泽为我们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越的住房补贴和人才待遇。”唐彬表示,目前园区里有涵盖幼儿园、小学、高中、大学等类型的40余所学校,园区本土教育不断升级,“因此,小孩教育方面我们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80后”创业者潘宗良

创业精神适合每一个人

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潘宗良,是一名地道的机器人发烧友。“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但是创业精神适合每一个人” 在本科期间某次讲座中听到的这一句话,给潘宗良留下了深刻印象。

潘宗良

2012年,潘宗良团队在香港和同学一起创办了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逸动科技”),专注于研发船用电力驱动系统。2014年,为了加快实现心中的创业梦,潘宗良选择带上原型机来到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师从李泽湘教授,成了机器人基地第一批入驻企业。

“刚开始,逸动公司只有5名核心研发人员,慢慢才有了生产制造、销售业务、人力资源等其他职能部门。” 潘宗良表示,虽然创业道路艰难,但依托东莞独有的制造产业链,逸动科技能有效找到最优的供应商、产业链资源,降低企业成本,而松山湖丰富的创新资源要素,也为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快车道。

时至今日,逸动科技产品在性能、品质上已做到业界公认的全球领先水平,被誉为“水上特斯拉”。去年,逸动科技宣布已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B 系列融资,目前已有近300名员工,其中研发团队就占了3到4层办公楼。

实际上,年轻的创业者带着背包只身来到松山湖,几年间创造出某一领域的前沿高端产品,成功创立品牌企业,这类创业故事并不少见。

以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通过打造完整的机器人生态体系,促使许多孵团队和企业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目前,基地已孵化超60家硬科技公司,存活率高达80%,头部公司估值累计已达800亿元。其中,15%的公司已成长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

“我们企业在创业,松山湖园区实际也是一种创业。”潘宗良表示。对于松山湖来说,持续不断的创新服务,是其作为接续创业者的精神集中体现,其中,过去数年松山湖日新月异的城市功能及配套服务完善,让潘宗良感受最为深刻。潘宗良回忆,他们刚来到松山湖时,园区烟火气还比较淡,停车位很好找,“那时候我们开玩笑说,新城路建了八排道简直是浪费资源,但是后来大家也都看到了,松山湖人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科技创新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90后”创业者张笛

这是一片充满温度的创业沃土

同为“学院派”创业者,同样起步于李泽湘教授创办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笛和潘宗良师出同门,他们有着相似的创业背景和历程。在香港科技大学做项目时,为了找到合适产业设备供应商,张笛频繁地来往于香港和内地,积累下的通关票据有厚厚一叠。

张笛

2020年4月,本末科技在松山湖注册,并全力专注于研究如何使用直驱技术,去除机器人关节中减速器,对原本复杂繁琐的机器人删繁就简。同年,本末科技研发的首款运用直驱电机的双轮足机器人——刑天面世,开启了机器人(直驱)关节形态领域的新时代。

在张笛看来,选择在松山湖创业,除了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松山湖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还有这座城市对年轻创业者的友好与支持。

比如,松山湖创设的“周二有约”活动至今已有十年,园区每周二邀请企业家开展座谈,了解企业近况与遇到的困难,提供例如为企业寻找合适的厂房用地、推荐供应合作厂商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园区诸如此类的细心服务,让我们感到十分放松。”张笛表示。

在张笛看来,选择在松山湖创业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科创型企业聚集,企业交流非常频繁,因为创业背景相似,松山湖很多企业有着天然的纽带联系,企业间的协作,有时事关生死。“创业其实是一件又难又孤独的事情,在这条既漫长又孤独的道路上,身边有人和你一起,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张笛说道。

【记者】郑国豪

【大学生记者】万素素 徐莉 骆潇 张子澜 徐昌昊 张爔文

【作者】 郑国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