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清华 向远方「如何去清华大学参观」

时间:2022-11-29 12:11:3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清华 向远方「如何去清华大学参观」,关于清华 向远方「如何去清华大学参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心中是立志报国的理想

眼里是红心向党的光芒

脚下是义无反顾的远方

一届届清华学子

身体力行

正如校长邱勇

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所言

“在服务与奉献中,践行大地清华的理想”

校长邱勇在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讲话

邱勇在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这特殊的“新生第一课”中讲道:“清华人心中有水木清华,但清华人更憧憬大地清华。”扎根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愿作萤火,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发出璀璨的光。

远方是无垠的太空,远方是广袤的土地,远方是深爱的家乡。在这里他们找到了青春的誓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的远方与太空相连

“我是隋少春,2003年进入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进入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工作,投身航空报国。12年来,我在逐梦蓝天的伟大事业中感受到伟大祖国的腾飞,造最先进战机,担大国底气,建航空强国。今天,我带着为祖国铸剑九天的强国梦想,向母校报告!”

2009届机械系毕业生隋少春向母校清华的报告,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航空航天人的身上。而在他的身后,则是众多清华学子的身影。自隋少春毕业后,共有49人相继加入成飞,为祖国的航空梦添砖加瓦。

2009年,即将毕业的隋少春主动签下了成飞的offer。那年五四青年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清华大学和学生们谈心。座谈会上,当得知隋少春即将前往成飞工作,总理勉励他要在航空事业上勇于献身,作出贡献,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做德、学、才兼备的人,用理想信念的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怀揣鼓励与期待,隋少春来到成飞,从数控厂的基层工艺员开始做起,先后成为最年轻的厂长和最年轻的部长。

曾经的种子,也能成长为滋养学弟学妹们的大树。隋少春说,“身边的同学曾问我,隋导,你一直给我们讲要到西部、到基层去,你找工作时会怎样选择啊?我当时没有回答他们,我相信我的行动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答。”

隋少春在现场为参加实践的同学讲解

清华人永远的方向;为家,也为国,是清华人永恒的动力。

校庆日,2021年毕业的王岩作为10名学生代表之一,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毕业去向。作为学弟,王岩同样选择了响应国家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毕业后,他前往航天五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工作,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在祖国航天航空动力领域发挥自己的价值,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王岩参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这样的选择背后,是王岩不断的思考和肩负清华学子责任的勇气与决心。

他曾在给2049的自己的信中写道:

“小时候,你充满好奇,“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太空?”

长大后,怀揣着对太空的想象与期待,你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航天工程的队伍中。

2021年,毕业的你默默告诉自己,“响应国家需求,创造更多价值。”作为“火箭发射成功”的这一届毕业生,你即将前往航天五院工作,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2049年,你就要完成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了。现在的你在火箭发射时还会紧张吗?现在的你,在问天阁已经见证了多少位航天员的逐梦之旅?是否坚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做实实在在的事?

愿,无论何时何地的你,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真问题”,敢啃“硬骨头”,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像无数的航天人一样交出新的、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我的远方心系国防

在一些人看来,核专业神秘、艰苦、危险,不是适合女生选择的专业,但在付文眼中,核能不仅是一种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而且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是她准备为其服务一生并感到自豪行业。

付文2010年进入我校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学习,从初接触专业领域时的懵懂生涩,到毕业答辩时的侃侃而谈,付文用辛勤的态度打造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也练就了极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核专业需要坚守、需要执着。“两弹元勋”们克服资料缺少、信息匮乏的困难,坚守研究,献身祖国科技事业,才有了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在核电不景气的年代,老一辈核电人的坚守,才有了我国核电蓬勃发展的今天。核研院师生“十年磨一球”的坚持,才有了第四代核电技术,有了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的开工建设。付文深受这种精神的鼓舞,不畏苦难,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终于在她毕业之际,毅然放弃留在资源集中、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投身国家军工建设事业。

也曾有过犹豫,也曾有过纠结,但付文坚信:择业要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砺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成大事做,不畏困难,追求卓越,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踏踏实实做事,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为“核”心动到为“核”坚守,付文怀着对专业领域的热爱,回馈祖国的军工建设。

付文与导师(吴莘馨研究员)合影

我的远方就是家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边疆地州,与越南接壤。由于多种原因,以前文山的交通较为闭塞。高中以前,王德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当前国家正在施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中西部发展。基层要发展,乡村要振兴,最急需的就是各类人才,能够将自己的事业和国家的召唤结合起来,无疑是幸福的。”

机械工程系2018级硕士生王德斌与曲靖市委组织部签约,毕业后奔赴祖国西南边陲基层工作,以基层工作人员的身份,对基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考入清华,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工作的王德斌来说,家乡控辍保学是一项艰难繁重的工作。

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他毛遂自荐,作为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这两年,王德斌见证了家乡飞速地变化“从家乡的变化中,我切实的感受到了,乡村振兴计划对乡村所带来的改变、影响和意义。我的家乡只是广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深远变化。所以,如果我能够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和建设中来,必定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说起自己的初心,王德斌想起来清华为人熟知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园子里“又红又专”的传统,“这些口号和精神相信已经像基因一般镌刻在大多数清华人的骨子里了,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岜夺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

莘莘学子去了怎样的远方?

过去的十年,清华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超80%的毕业生选择重点单位就业,约八成研究生选择在国内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过去的十年,毕业生就业选择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超过3700人赴制造、能源行业就业,近2500人赴基层公共部门就业,2021年毕业生赴中部、西部、东北就业占比约16%。研究生社会奉献意愿占比逐年增高。

学校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定向选调合作,2020年,278名清华毕业生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四川、河北、河南三省选调生人数超过20人,上海、福建、重庆、山东、浙江、北京、天津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10人。近100人赴西部、东北部选调,3人赴西藏、青海选调。

实践,让改变发生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就业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

正如隋少春、王岩一样,更多的航院学子在今年夏天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航院“问天”实践支队,现场观看神舟十二号发射,前往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开展调研工作,重温中国航天史上的历史性时刻中,感悟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作为未来的航天人,他们立志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要扎实专业基础,努力攻坚克难,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航院2017级博士生高明宇在实践后说。

航院观看神舟十二号发射

今年夏天,正如付文一样,从为“核”心动到为“核”坚守,清华学子选择在专业领域潜心修炼,并在实践中了解行业现状,时刻准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电子系博士研究生李鑫,在读期间曾赴国防科研单位进行就业实践,最终选择中电28研究所开启职业人生道路。

材料学院“大国之材”支队走进上海华力公司,参观芯片制造全过程,深入探讨以芯片研发制造为代表的一系列“卡脖子”难题;电机系从“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重要部署出发,组织学生前往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实地参观学习,并就多项科研新成果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能动系赴鄂尔多斯实践支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调研着力研究当地优化产业结构,为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切实摸索解决措施。

正如王德斌一样,深入探基层,为民办实事,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吐尔孙·艾拜,在读期间曾赴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就业实践,毕业后选择前往新疆基层驻村并担任团校老师。与一线劳动者深入交流,同吃苦、共奋斗。五道口金融学院“践行普惠金融,筑梦乡村振兴”支队前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因地制宜面向当地社区开展防范金融诈骗宣讲,帮助八镇四十村的千余户百姓筑牢防骗意识、增强识骗能力,守护百姓的“钱袋子”,助力开创“人人知、时时防”的防诈骗新局面。

金融学院防范金融诈骗宣讲现场

邱勇对清华学子寄予厚望:“希望你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一届届清华人也正在以自身行动,讲述着使命与担当。强国有我,重任在肩,远方在召唤!

来源 | 校研团委

编辑 | 李沫潼 赵姝婧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