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包头暴雨来袭 险情频现如何「呼伦贝尔暴雨预警」

时间:2022-11-27 11:29:3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包头暴雨来袭 险情频现如何「呼伦贝尔暴雨预警」,关于包头暴雨来袭 险情频现如何「呼伦贝尔暴雨预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路最深积水70厘米

园林工作人员清理倒伏树木枝干。

8月14日上午10时,记者在青山区建设路沿线积水严重路段看到,抽水抢修车在路中间紧张工作,市政工作人员手拿粗口管子在路两侧深积水区不停地抽水,并不时观察水流情况,寻找收水口。

“找到收水口啦!”听到这一消息,收水口旁瞬间围满了工作人员,他们快速将堵在收水口的树枝淤泥捞起,保障排水通畅,水位快速下降。

据悉,8月13日,我市迎来强降水天气,导致市区路面积水严重,建设路最深积水高度达到70厘米。市政事业发展中心青山道路保障所提前在经一路与建设路路口积水区域安装防护栏,对建设路实施封闭管理,及时清理收水口淤堵垃圾,防止险情发生。

青山道路保障所副所长付海生介绍说:“两天前接到气象台预警后,我们就开始了相关准备工作。我们提前将建设路旁一处公园的湖水抽干,以便暴雨形成的积水能排放至湖里,因此没有造成路面积水情况。但到晚上8点左右雨量增大,四道沙河的水反流到建设路上,造成路面积水严重,晚上9点我们将经一路与建设路用路档封住,工作人员在高点进行值守。”

8月14日凌晨5时30分左右,20余名市政工作人员开始抽水工作,经过6小时的排水作业,当日上午11时建设路通车。

记者采访中看到,建设路沿线的绿化带里,电锯声不绝于耳,园林工作人员正在用电锯将倒伏的树木进行切断分割,开展树木枝干清理工作。

“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准备好防汛物资和车辆、人员,当天晚上已安排20名工作人员在各路口巡查值守,出现树木倒伏的情况第一时间处理。目前建设路沿线绿化带共计出现倒伏树木12棵,还有部分树木出现树枝断裂的情况,正在加紧清理,以最快速度恢复道路畅通。”相关工作人员说。

石拐区 遭遇30年来最强暴雨

8月13日晚,石拐区遭遇30年来最强暴雨袭击,石拐南部地区降水量达到200毫米以上,城区发生内涝,吉忽伦图苏木、五当召镇、石拐街道、白狐沟街道等乡镇受灾严重,几乎所有过境的路都有严重的损坏,沿途护坡不同程度塌方,群众房屋、庄稼,猪羊,菜田等都遭受破坏。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石拐区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在防汛避险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区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火速集结。防汛指挥、应急管理、水利、公安、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物资保障等部门单位党组织统筹协调,联合作战,开展会商调度,保持信息共享,科学调配救援保障力量,紧盯重点部位,集中资源力量,从快从紧开展防汛抢险、设备抢修和供电恢复工作,共计投入抢修队伍10支、抢修人员87人、抢修车辆15台、应急电源车2台。

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单位党组织积极投身防汛救灾,派出5支医疗保障队、救援队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扎实做好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开展灾情防控,清理32户院落房屋积水,对1.5公里滑坡和落石路段进行清理维修。

全区各基层党组织迅速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50余支“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下沉到各村,积极排查险情,迅速转移群众。各级党组织全力投入水道疏通、物资转移、劝导群众、清理院落积水等防汛救灾各项任务。针对过水河槽,调用重型机械进行封路;针对居民家进水、无法出入等问题,连夜进行排水工作;针对管道堵塞,主动清理树枝杂物,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妥善处置防汛各类事宜,全力筑牢防洪“安全堤”,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区基层党员干部不分昼夜、顶风冒雨守好责任区,认真做好监测预警、重点部位防御等工作。对五当沟河槽、三岔口嘎查、工业园区等10余处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排查,对40余间沿河住房、泥砖房住户、危旧房住户、低洼地住户全部走访,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伤残人士等重点人群挨家挨户摸排。

14日凌晨1点,五当沟洪水量突然上涨至1570立方米每秒,超过警戒线0.7米。白狐沟街道党员“一对一”专人落实转移工作,转移160多名受灾群众并做好安置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东河区 五当沟现1952年来最大洪水

“遇超标准洪水大堤未决口,没有人员伤亡。这是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的结果!”8月14日6:15,在确保下游安全的前提下,东河水库开始泄洪,东河区水务局局长王志强终于松了一口气。

刚刚过去一夜的暴雨,对于东河区来说用“惊心动魄”四个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北面是东河水库,南面是黄河,中间夹着城区和26条山沟。而辖区内包头市第三大沟的五当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14日凌晨00:40,东河区东园水文站监测到五当沟洪水流量达到了1810立方米每秒,是1952年建站以来的最高值,而五当沟堤防的现状防洪标准流量是1200立方米每秒。堤坝周围有三个村,常住人口8000多人,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东河区立即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区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应急、水务、街镇等相关部门联动响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首先在半个小时内将周围三个村的村民全部转移到之前演练过的安全地带。”经过一夜的奋战,最终保证了五当沟堤防和人员的安全。

据了解,之前在国家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东河区便进行了相应的治理工作。今年进入汛期后,又对辖区内的堤坝进行了应急加固。此次气象部门提前发布暴雨预警,全市调度各旗县区和相关部门提早准备,才取得了“险中取胜”的成果。

同时,在各部门的联合行动下,东河区城区的内涝点和其他山沟的洪水都在可控范围内。

(包头日报记者:郭燕;编辑:贾燕;实习生:温少东)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