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3:47:1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宜宾能投电力有限公司「宜宾发电总厂」,关于宜宾能投电力有限公司「宜宾发电总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施工中的宜宾电网。(资料图)
“一个地区的发电量、供电量,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1926年,宜宾开始有电的历史;1978年9月1日,宜宾供电公司成立。改革开放40年,宜宾经济建设、社会民生取得巨大成就,电力的发展正是宜宾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肖焕成、李兰弟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重庆电力校,先后分配到宜宾供电公司(前身“宜宾供电分所”)工作,直至退休。他们工作的几十年间,正是宜宾电力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他们与许许多多宜宾市民一道,见证了宜宾从一个川南“严重缺电”小城,凤凰涅磐成为中国西部特高压交换平台。宜宾,正把电力能源不断输送到祖国各地……
1984年,宜宾电力工人检修110千伏来复变电站。(宜宾新闻网 陈泓宇 翻拍)
40年:家庭从一个灯泡到家电琳琅满目
讲述人李兰弟:1947年出生,山东人,1968年参加工作,2007年退休。
“那时电器是个稀罕物。宜宾城区绝大多数家庭一个月用电量只有二三度,家里的电器就是几盏灯。”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李兰弟是个“外线工”,每月“抄表”是他的工作之一。他说,“好多农村家庭一个月连1度电都用不到,表都没有办法抄。一般农家只在猪圈里装一盏3瓦左右的电灯,因为晚上喂猪时需要光亮。”
李兰弟回忆,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迎来春风,供电矛盾就开始突显出来,“停三开四”“停二开五”“一查四定”等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用电模式应运而生,“为了缓解供电矛盾,我们对企业用电采取每周停电3天、供电4天,或者停电两天、供电5天的模式;当时,厂矿企业、医院、学校、居民都在一条供电线路上,一停电,居民、学院、医院等单位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用电和学校、医院等单位不受停电影响,我们就成立了‘线管会’,以‘一查四定’的方式管理线路,减少停电时间。”
2003年,四川(宜宾)电力党员服务队成立。(资料图)
一条输电线路上,各个单位、企业选出一个代表,大家组织起来,巡查线路、共同管理,李兰弟说,“对输电线路上的用电大户(企业),查用电设备、电用电容量、定用电时间……线管会的成员是没有工资的,但大家对工作却是一丝不苟的,甚至采取翻墙进院、手摸机器温度等办法查不按规定‘偷偷’用电的企业。”
“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样做,供电部门更多的是无奈!”李兰弟感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宜宾经济、民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宜宾电力部门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一路前行不断发展壮大,服务民生,为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说起当下,李兰弟一脸自豪:“特别是对于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宜宾供电公司一直没有停止,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投入的农网改造资金,早已超百亿元……”
如今,宜宾农村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而且是高质量通电。“空调、电暖气、打米机等大功率设备也早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他说。
电力工人检修变电站。(资料图)
40年:宜宾从电力匮乏到为全国输出电力
讲述人肖焕成:1940年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2001年退休。
1926年,宜宾光华电灯公司购进一台20马力柴油机带动一台1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宜宾开始有电的历史。
1943年12月20日,宜宾电厂(马鞍石)3千千瓦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同时,建成宜宾通往自贡自流井33千伏输电线路,长86.8公里,为民国时期四川第一条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长的输电线路。至此,宜宾电网雏形形成。
“宜宾电网一开始就承担了能源基地或作为重要能源通道向外输出电能的职责。” 肖焕成说,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宜宾能源资源丰富、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具有建设能源基地、发展能源产业的显著优势。
但宜宾并非“生就富贵”。
上世纪80年代,工作人员收取电费的工作场景。(宜宾新闻网 陈泓宇 翻拍)
“上世纪70—90年代,宜宾发供电量缺口大,达到百分之30%。”肖焕成回忆说,“1978年,宜宾只有22条供电线路、总长度530公里左右,35千伏至110千伏变电站18座,售电量仅4亿度。”
2010年前,宜宾电网处于四川电网末端,与外部电网联系薄弱,仅有4条220千伏线路、2条500千伏线路与主网相联,负荷主要靠区内2座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的骨干火电厂供电,供电量已达到供电极限。一旦电网骨干大电厂异常停机,将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
后来,随着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等三大直流工程落地,彻底改写了宜宾电网薄弱的历史。
――2008年12月,拥有21项“世界第一”纪录的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在宜宾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7月投运。
――2014年,锦(屏)苏(南)线、溪(洛渡)浙(江)线建成投运。
三大直流工程建成后,一方面将接纳其所发电量源源不断送往华东,使宜宾成为“电能批发中心”;另一方面,通过配套网络,在宜宾落地消纳所发电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特高压跨区电网,把宜宾同四川、全国电网联成一片,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火电丰枯互济,实现了四川水电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凸现了宜宾作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
围绕特高压建设,经过跨越式发展,宜宾电网从一个受电能力仅30万千瓦的末端弱联系电网,发展成为拥有4条220千伏线路、7条500千伏线路与外界联络,多层级电网均衡发展,供电区域分区分块、“手拉手”环网供电,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坚强宜宾主网架,享受了特高压带来的“特”惠,基本成为一个不“限电”的城市。
40年,弹指一挥间,宜宾电网从单线输送到大小环网,从电力从匮乏到输送全国,为宜宾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如今,老一代的宜宾电力人功成身退,新一代的电力人肩负时代使命,继续砥砺前行!(陈刚 记者 陈泓宇)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1-24 13:41:19
2022-11-24 13:41:05
2022-11-24 13:35:15
2022-11-24 13:29:22
2022-11-24 13:29:08
2022-11-24 13:23:18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1-24 13:47:07
2022-11-24 13:41:23
2022-11-24 13:41:09
2022-11-24 13:35:19
2022-11-24 13:29:27
2022-11-24 13:29:13
热门推荐